今天是个节日,你知道吗?

栏目:育儿 | 来源:大J小D | 更新时间:2025-11-17 08:23:17

妈妈的孤独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

有人说,一个人去产检的路上是最孤独的。但走过这条路的妈妈知道,那只是开始。

抱着孩子出院那天,我们天真地以为,孕吐、产检、分娩的疼痛、生活的不便都已过去。回家的路上,甚至会悄悄松一口气:“终于熬过来了。”

其实,一场真正的“远征”才刚刚开始。

那种疲惫,是循环的、无声的,看不到头的,也一点点带走我们眼里的光。

图源:影视截图

而这种孤独与疲惫,对早产儿妈妈来说,更是被放大了千百倍。

当别的妈妈还在感受胎动时,她们的孩子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,住进了暖箱,身上缠着各种仪器的线,而那之后的很多天,妈妈们在希望与恐惧的钢丝上行走。

而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需要“世界早产日”。

是的,今天——11月17日,是一个特别的日子——世界早产日。

作为养大早产宝宝的妈妈,11年过去了,那段日子偶尔还会触发我的痛苦,更何况,那些此刻还在经历的早产儿妈妈们呢?

哪段时间是最难熬的?

图源:我的数据调研

但这一天,也并不是只属于早产妈妈,每一个母亲,都曾经在抱着那个小小的孩子回到家的一刻,在养育孩子的路上,体会到孤独无助,所以,我也想把这一天,变成“妈妈不孤独日”。

从2020年11月17日,掌欣参与的首届“关爱中国早产儿健康成长”发展论坛到2025年↓

图源:自己的

看见,是最好的安慰

她们的这些瞬间,我也曾经历过。


@嘉嘉:

“我家大宝提前了一个月出生。

每天,我都听着他在嚎哭声中开始康复练习,又在嚎哭声中结束。

我总纠结:他还这么小,我真的要这么‘残酷’吗?我是不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?

直到看到《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》,我突然醒悟:我的生活里不能只有康复啊!

向上滑动查看

《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》

张文亮

上帝给我一个任务

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。

我不能走得太快,

蜗牛已经尽力了,

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?

我催它,我唬它,我责备它。

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,

彷佛说:“人家已经尽力了嘛!”

我拉它,我扯它,甚至想踢它。

蜗牛受了伤,

它流着汗,喘着气,往前爬……

真奇怪,

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?

“上帝啊!为什么?”

天上一片安静。

“唉!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!”

好吧!松手了!

反正上帝不管了,

我还管什么?

让蜗牛往前爬,

我在后面生闷气。

咦?

我闻到花香,

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,

我感到微风,

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。

慢着!

我听到鸟叫,

我听到虫鸣。

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么亮丽!

咦?

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?

教育孩子,

就像牵一只蜗牛在散步

和孩子一起走过他的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

虽然,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,

然而,孩子却在不知不觉间中向我们展示了

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

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

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

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

把自己主观的想法

放在一边

陪着孩子,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

倾听孩子内心声音

在俗世的回响

愿我们都能陪着一只蜗牛慢慢散步

我忽然想起来了,

莫非我错了?

原来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。

我从没温柔地抱着他唱过歌谣,没用心抚摸过他的小身体,没好好陪他闻过花香、看过彩虹。

我决定不再纠结,哪怕他一辈子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,哪怕他就是一只慢节奏的蜗牛,我们也能一起感受生活里的美好。”

图源:网络

@方方金:

“孩子刚出生那一年,我特别迷茫无助,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怎样,直到看到大 J 说:‘如果一个家,妈妈病了,那这个家就病了。’

那一刻我才明白,原来我早已被焦虑压得‘病’了,还在影响着孩子。

于是我开始自我调整,从能做的小事做起:认真吸奶、规律作息,从无尽的自责里走出来,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上。”

图源:网络

@南南:

“孩子刚出生那会,除了每月跑医院检查治疗,我每天都被折磨得憔悴不堪。白天吸奶、喂奶、哄睡,晚上孩子不睡,我只能强撑着照顾,每天顶多睡四五个小时。

一位宝妈发现我情绪不对,提醒我可能抑郁了,还教我多出去走走。

从那以后,我开始背着孩子走出家门,没想到孩子长得比预期好,晚上也睡得更久了,我也终于得到了片刻放松。”

现在,南南也是志愿者,这是她给爸爸做陪跑咨询

图源:南南的

亲爱的,

你不必什么都自己扛

2018年,掌欣成立了,到2025年,我们已服务25328个早产家庭,聚集了1153位志愿者,其中90%为早产过来人妈妈。

作为同样的过来人,我十分知道,除了孩子,我们也该关心妈妈和整个家庭在养育过程中的状态。

回望来时路,真心觉得这件事做得太对了。

掌欣公号上的这句话现在还是我们的坚持↓

图源:自己拍的

这是她们的故事:


@希希妈妈

“我家娃 36 周早产,体重偏轻,在保温箱的那段日子是最揪心的。心脏室间隔缺损、卵圆孔未闭、肺炎、奶量上不去…… 一张张通知单送来,我每天都提心吊胆。现在回想起来,家人的支撑和掌欣的陪伴给了我很大的力量。

既然早产已经发生,我们只能接受,然后相信医生、配合医生。

早产娃难养是真的胃口小、长得慢,我每天都费尽心思,就想让他多吃一口。现在总结下来就是:

眼光放远点,别盯着眼前的奶量不达标、运动没跟上,只要小小的人儿在慢慢进步就好。就这么一步步走下来,他也慢慢长大了。”


@小雨妈妈:

“当我试着放下那些负面情绪,专心陪伴孩子,才发现了很多生活里的小美好。小雨会抬头了,会追着东西看了,会对着我笑了,会拿着布书翻了,会翻身了…… 他的每一次小进步,我都忍不住跟掌欣的老师分享,老师们甚至比我还要激动。”


@珍珍妈妈:

“最让我开心的事,是在宝宝预产期前实现了纯亲喂。

这真的要感谢掌欣志愿者的一路陪伴,每次连线都跟我分享袋鼠袋疗的好处,鼓励我坚持。在宝宝 38 周多的时候,袋疗时我把他脱得只剩尿不湿,紧紧贴在我怀里…… 到 39 周 + 1 那天,除了半夜睡得沉的那次,他已经能全部纯亲喂了。

也正是在袋疗坚持得最彻底的那周,孩子的体重增长得特别好,之后就慢慢回到了他该有的生长曲线。”

不只是说 “加油”,

是真的陪你一起走

从去年11月17日启动“早产儿家庭养育陪跑服务”以来,我们已陪伴了18个家庭,完整走过宝宝矫正月龄最重要的头6个月。

我们为每个家庭都组建了一支特别的支持小队——既有持证的专业养育顾问(PFCC),也有亲身经历过早产的“过来人”妈妈。

图源:志愿者提供

每周一次,我们和每一个家庭一对一地聊,陪他们一起面对喂养、护理、发育中那些实实在在的难题。

我们不只关心宝宝长得好不好,也在意妈妈累不累、家里氛围怎么样。从怎么布置一个舒适的家,到妈妈的心情调节、宝宝的成长跟踪,我们都想搭把手,陪妈妈慢慢找回当妈妈的节奏和信心

常有人问我们:“这事时间成本高、人力投入大,市场也不看好——你们到底图什么?”

我们心里清楚:宝宝出院后的那6个月,是早产宝宝最宝贵的“黄金追赶期”。这半年,不只关系到孩子今后怎么长大,也牵动着一个家的未来方向。

正因如此,对这18个家庭来说,这6个月的陪伴,或许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,寒冷中的一点暖。

再不容易,我们也觉得值得。

图片来源:志愿者提供

这个 11 月,

对掌欣来说格外特殊

在这个特别的日子,我们终于把心中的牵挂,化成了真实的行动。感谢每一位云闺蜜和月捐志愿者,是你们让这一切成为可能。

从九月起,我们走访多家医院,倾听早产家庭的真实困难,也与医护人员反复打磨课程内容,只希望每场活动都能切实帮到人。

逐步走向全国:

图片来源:自己拍的

十一月,我们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,携手六省份16家医院,共同开展“有爱有未来”早产家庭公益义诊与实操活动。

内容全是家长最关心的:喂养技巧、日常护理、疾病预防……少走弯路,多一份安心。

我们向偏远地区医院捐赠《早产儿家庭养育百问百答》,收到书的家长和医生反馈“特别实用”;

得知呼和浩特妇幼保健院开展袋鼠抱需要支持,我们立即捐赠太空躺椅,让妈妈和宝宝早点肌肤相贴,感受彼此温度。

感恩所有

就在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,掌欣的小伙伴还在行动的路上。

今天,我们兵分几路:一部分在云南昆明,联合云南省第一医院、锦欣和万家妇产医院开展早产日主题活动;

活动结束李主任拿出听诊器就给孩子看病↓

一部分在北京,参与春苗基金会主办的行业分享会,也在和睦家主办的早产儿学术论坛上,作为公益服务者分享我们的实践经验。

刚刚结束直播的我,昨天也第一时间赶到北京,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能为早产家庭发声、链接资源的机会。

【北京专属福利】即日起,北京和睦家京北妇儿医院将开展为期一周的早产儿专家义诊。由儿科主任杨明医生带队,面对面为早产家庭答疑解惑,名额有限,报名从速哦。

常有人问:“你这么忙,哪来的力气做公益?”

答案很简单:因为我曾经淋雨的时候有人递过一把伞,所以我想把这把伞继续送出去。

而小D给了我一个更好的答案,她说,因为我们有,所以我们才能给

谢谢屏幕前的你们,没有你们,就没有“大J小D”,也没有今天的掌欣。

这些年来,我们只是认真做着一件对早产家庭有用的事。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,从四个人到无数同行者,我们把“我”走成了“我们”。

感谢每一位医护人员,你们筑起生命的第一道防线;

感谢每一位志愿者,尤其是“过来人”妈妈,你们把眼泪变成力量;

感谢所有云闺蜜和合作伙伴,是你们的信任让我们走得更远;

更要感谢每一个不放弃的早产家庭,你们的勇敢让一切坚持都有了意义。

那些曾经跨不过的坎、深夜流过的泪,如今都已成为成长的勋章。

2025掌欣公益行

我们想轻轻重新定义“妈妈”:

不必完美,但请真实;

不必永远坚强,但请在关键时坚持;

不必独自承担所有,接受帮助也是一种勇气和力量。

掌欣相信:公益不是单向给予,而是双向温暖。

因为你们,才有掌欣;

也希望因为有掌欣,你们能感受到更多爱。

在这场生命的远征中,我们都在成长——

不仅为母则刚,更为爱,逆光生长。

亲爱的妈妈,请记得:你从不孤单。

而在掌欣,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。

看到这里的你,如果想要为公益实践传递一份温暖和力量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参加“掌欣早产儿月捐计划”,谢谢你们~

← 返回首页